
扫 一 扫 关 注 我 们
【一】、铸钢立柱的搭设阻桩顺序
1.组装顺序
立杆底座一立杆一横杆一接头锁紧一上层立杆一立杆连接锁一横杆。铸钢立柱组装时,要求到多面层的同一方向,或由同向向两边推进,不得从两边向中间合龙拼装,否则,中间横杆因两侧铸钢防撞护栏立柱刚度太大而不好安装。当现浇梁混凝土浇筑需用混凝土输送泵上料时,应在铸钢立柱侧面纵向搭设输送泵管道的铸钢立柱。
2.木板铺设
在经处理后的基础上铺设5x15cm的木板,立杆地托支在木板上。腹板上下设置顶托、底托,可调高度控制在5一35cm之间,在头一层横杆搭设完成后,通过地托调节,使横杆处十同一水平上,然后再进行下一层搭设,斜拉杆横桥向、顺桥向隔空搭设,形成析架单元。其上横桥向铺设12#双肢槽钢,采用48#钢管侧模弧形链接;槽钢上顺桥向铺设10x10cm的方木,然后在其上铺设底模,底模采用15mm厚的胶木板。侧模采用12nmi厚胶木板。
3.铸钢立柱顶标高的设置
(1)用水准仪5m一道测量出顶托上面普通管顶面左、中、右三个点的高程,然后用挂线内插的方式调整其他顶托至施工标高。
(2)在铸钢立柱搭设完毕后,通过顶丝来调整模板铺设的底标高。此施工标高应在梁底设计标高的基础上加上应留的预拱度及预压沉降的这一部分标高。
(3)底模采用将模板直接铺放在方木上,用小铁钉固定,使底模与浇筑的混凝土底板一致,底模之间的纵横向缝也保持一致。在立侧模前和浇注混凝土前反复将底模上的灰尘和杂物冲洗干净。底模下的方木应厚度一致,以底模之间不错台。梁底模板标高按梁体设计弹性挠度和铸钢立柱下沉及变形量设置预拱度。
(4)在搭设底模时,为了使底模在预压后做到不调整或少调整,立模时尽可能考虑各种影响预留拱度4.预压
箱梁底模安装完毕后,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需要对铸钢立柱在使用前应做堆载预压试验,堆载预压荷载为全部荷载的1.2倍。箱梁预压数据经过处理后,根据该数据适当调整铸钢立柱高度。
【二】、铸钢防撞桥梁立柱现浇施工法的发展现状
桥梁的铸钢防撞桥梁立柱现浇施工法是指在桥位上搭设铸钢防撞桥梁立柱,在铸钢防撞桥梁立柱上安装模板、绑扎安装钢筋骨架、预留预应力孔道,在现场浇筑混凝土和施加预应力,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拆除摸板和铸钢防撞桥梁立柱的施工方法。铸钢防撞桥梁立柱现浇施工法是比较古老和成熟的桥梁施工方法之一,尤其在当今预应力混凝土应用极为广泛,桥梁结构多样化发展,斜桥、弯桥以及异形桥等不断出现的情况下,防撞桥梁立柱现浇施工法已经成为应用较广泛的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方法。由子采用铸钢防撞桥梁立柱现浇施工时,结构不发生体系转化,不会引起徐变恒载二次矩,预应力筋还可以一次布置、集中张拉,横向多点支撑使得支撑结构横向弯矩很小等优点,许多桥梁都采用铸钢防撞桥梁立柱现浇施工,尤其在墩身高度不大时浇筑梁体,架现浇施工几乎成为方法。铸钢防撞桥梁立柱现浇法施工,对于跨径不等的桥梁施工比较方便,无需预制场地,而且不需要吊装设备和架梁设备,整个梁体的钢筋可不中断,桥梁的整体刚度好,并避免了预制安装形成的接缝以及梁体的颜色差异,整体色泽效果好。其缺点是前期准备时间长,施工中要占大量的铸钢防撞桥梁立柱和模板,施工费用一次投入大,对于上跨桥,因其施工的特点,预留施工通道,车辆通行受到程度的影响。
20世纪60年代以前,传统的铸钢防撞桥梁立柱搭材为方木、圆木等重型钢木材料,这些材料一般也可以满足稳定性等要求,但是需要大量材料,耗资和工作量都很大。上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各种新型钢管脚手架的出现,铸钢防撞桥梁立柱现浇施工中逐渐采用了钢管铸钢防撞桥梁立柱,钢管铸钢防撞桥梁立柱的优点是弹性变形和非弹性变形量小,刚度和强度大,因而能现浇梁体混凝土的质量。但对于大型工程项目,钢管脚手架属于细长结构,竖向偏心距和结构初始缺陷等因素的存在,很可能使铸钢防撞桥梁立柱发生失稳破坏。
桥梁现浇钢管铸钢防撞桥梁立柱形式一般有普通扣件式、碗扣式和门式钢管铸钢防撞桥梁立柱以及插销式钢管铸钢防撞桥梁立柱等,在具体的桥梁施工过程中,应根据施工现场地形条件、钢管铸钢防撞桥梁立柱高度、铸钢防撞桥梁立柱搭设经济性等因素综合考虑,选取合适的铸钢防撞桥梁立柱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