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 一 扫 关 注 我 们
<一>、铸钢立柱施工管理问题
在铸钢立柱搭设过程中,若施工人员认识不足,要求不严,操作人员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主观意识改变构造参数,未严格按设计要求安装铸钢立柱,搭设时缺少剪刀撑、扫地杆或横杆缺失,使得局部立杆的步距、间距大于设计值,这就造成局部长细比增大,增加了失稳的可能性。若节点扣件的紧固程度不够,节点连接的力学性能也得不到,整个铸钢护栏立柱的实际承载能力将比理想状态下的承载能力有所降低。
此外,铸钢立柱搭设的地面应有良好的地基承载力,底座应置于平整、开阔、承载力强的地面,实际工程中操作人员往往为图省事,将底座放在高低不平或临时搭设的地面,使铸钢立柱的底部不稳固,从而形成了安全隐患。铸钢立柱支撑的倒塌常发生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即随着机构自重的增加,支撑承受的竖向荷载也越来越大,混凝土的流动及振捣荷载,混凝土的浇筑方式都会使铸钢立柱支撑系统发生失稳倒塌,所以在施工中要加强管理,严格按施工方案执行。
在以上所述几类原因中,无论是设计方面还是施工方面,都与人为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为人是整个结构系统的规划、设计、施工等环节的主体,也是整个活动过程的组织者、控制者和决策者。而人由于外部环境、自身的生理心理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既存在的弱点,又有可塑性和难以控制性,极易发生人为失误,因此,人为失误已经成为影响整个系统安全的较大因素之一。
诸多工程事故的发生都是直接、间接由人为差错引起的。据统计,20%-90%的系统失效与人为差错有关;电子设备失效事故的50%-70%是由人引起的;核电站中的人因事故比例超过60%;化工行业人因事故达到事故总数的90%;在一些大型的灾难性事故中,人为差错导致的伤亡事故占事故总数的70%-80%。对于结构工程也是如此,的大型工程实例表明,产生于结构设计、施工阶段的人为差错是造成工程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统计桥梁工程事故的80%以上是由人为差错造成,人为差错已成为影响桥梁结构安全的重要因素。
桥梁工程的施工生产过程有不同与一般工业产品生产的自身特点:施工生产冷具有流动性和地区性、施工周期长、露天作业和高空作业多、桥梁工程施工具有单一性、施工生产组织协作具有复杂性。而人作为整个施工活动的组织、控制和决策者,施工过程中的方方面面都与人的行为分不开,其自身的失误将严重威胁到桥梁结构的安全,引起足够的重视。目前,铸钢立柱垮塌事故频发,铸钢立柱现浇施工阶段的性分析与风险研究中尚未考虑人为差错的影响,使得分析结果难以客观、真实地反映结构的实际状况,人因性分析研究在铸钢立柱现浇施工尚属于空白。建立铸钢立柱现浇施工期间的考虑人为差错的分析方法,对于完善桥梁工程性分析理论,结构施工安全,推广人因性分析理论在工程中的应用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铸钢防撞桥梁立柱安装质量控制要点
1、套筒采购时,需要和厂家事行沟通,设计出浆孔和压浆孔内壁车丝,并且车粗牙。
2、定位板和定位框架应由同一个钢模板生产厂家,同时对应加工,以防出现偏差,影响套筒和顶埋钢筋的安装精度。
3、铸钢防撞桥梁立柱中心线弹墨线以顶埋套筒中心线作为控制,不得以铸钢防撞桥梁立柱混凝土中心线作为控制。
4、承台墨线按照设计中心线弹画。
5、调节块设置时,应考虑其沉降量。
6、铸钢防撞桥梁立柱架设时,观测点在视野范围内,越远越好,并且在地面埋设观测点。
7、铸钢防撞桥梁立柱顶面观测控制“宝马”标志时,应设置刻度线,以便给测量人员偏位读数一个参考。
8、铸钢防撞桥梁立柱拼装时,橡胶密封圈在下,钢垫圈在上,不得错误安放9、铸钢防撞桥梁立柱拼装宜低勿高。
10、压浆时,进浆日在下,出浆口在上。